Kis-My-Ft2のfan主推玉藤北
21对乱吃15对乱写,注意避雷
喜欢文章的话直接关注合集即可
本人lof发疯碎碎念颇多
热衷于更换头像
霍格沃茨斯莱特林六年级生
苦逼码字人
语擦人是也。
B站:秉筆直書_キスマイ
web:秉筆直書_tama

真实自有万钧之力——读《看见》

《看见》是记者柴静所撰写的长篇自传集。《看见》记录了十年间重大的公共事件,如非典、汶川地震、北京奥运、药家鑫事件等的记录,更有柴静个人的精神成长历程。柴静首次将十年央视经历、个人成长心路与中国大事件糅合在一起,传达了对人的“同情之理解”和对“众口一词”的质疑。《看见》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,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。

“他们是流淌的,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,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,摇摇欲坠,土崩瓦解。这种摇晃是危险的,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。”柴静在序言中如此写道。《看见》这本书所带来的心灵震撼与动摇是无可比拟的。分明是平实质朴的文字,分明是了无修饰的叙述,分明是经历对话同感受的交杂,如此这般,那些黑色的方块字依旧如潮水般冲撞着心脏的坎,在冰冷的事件分析,案件讨论,庭审审判书背后的鲜血淋漓和柔暖阳光。它如锥子一般敲碎了美好的隔膜打破了幸存者偏差让读者看到,这个世界的背面。通过《看见》,读者了解到重要的不是事实,而是对事实的看法,这个对事实的看法,就是所谓的了解真相。从哲学意义上来讲,有多少个认识主体,就有多少个真相。

“让意见与意见较量,用理性去唤起理性。”“保持对不同论述的警惕,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。探寻就是要不断相信、不断怀疑、不断幻灭、不断摧毁、不断重建,为了知识避免成为偏见的附庸。或者说,煽动各种偏见的互殴,从而取得平衡,这是我所理解的‘探寻’。”《看见》整本书实际上用“探寻”二字将这些分散的时间片段串连而起。对于事件真相事件背后原因的探寻,对于自己心灵的探寻,对于中国社会的探寻,对于恶,善,美,丑的探寻与讨论。对于一切问题的本源,柴静都会进行探寻。比如,“虐猫事件”。2006年,网上热传一个女人用高跟鞋踩死猫的视频。这个女人和拍摄视频的李姓男子被网民“人肉搜索”。柴静在采访中发现,事件暴露的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换和暴戾浮躁的社会心态——李对虐猫根本没有兴趣,这么做只是为钱,拍下来卖给网站,一次2000元,比他一个月工资还高。同时,这只是一个利益链的环节……而“高跟鞋女人”,只是因为离异导致心理抑郁需要发泄。在这里,柴静发现,“虐猫事件”的罪魁其实是一些无良网站。在《看见》里,柴静并没有为“虐猫事件”翻案,只是呈现事实而已。因为她所“看见”的事实,是《看见》的核心。

“真实自有万钧之力”。客观,是《看见》的首要特点。在当下这个全世界都关注中国的时代,中国的新闻往往比小说更有可读性。所不同的是,小说可以编,新闻是真的,而且往往其中的好坏没那么简单。所以,电视上45分钟的新闻节目,背后隐藏着数倍乃至数十倍的故事延展。

从“非典”开始,到虐猫事件、真假华南虎、汶川大地震、北京奥运会、药家鑫死刑……这些关键词在中国过去的十年中,都曾陆续位居社会关注度的榜首。“虐猫没人性”、“周正龙说谎”、“药家鑫该死”……这些简单粗暴的判断,大概是很多人认识事件后的第一反应。但是在柴静的笔下,事情远没那么简单。

“眼见背后有思考”,是 《看见》的特点。柴静说,新闻要客观公正,所以记者是旁观者,不能感情用事。但真干了这一行,却发现一不小心,原本端着的“客观冷静”稀里哗啦地碎了一地。因为事件本身的复杂性,也因为人性的复杂性。柴静说自己“关心新闻当中的人”。因为记者也是人,在交流中难免动情。

比如,柴静采访被药家鑫杀害的张妙的父亲时,隔壁房间传来张妙母亲的哭喊。柴静在哭声中坐不住了,于是对摄像师说:“我去看看。”然后她坐在张妙母亲的身旁,用手在她肩臂上轻轻抚摸。接下来她采访了药家鑫的父亲,她发现药家鑫的母亲天天躺在儿子的床上睡觉,抱着他平时爱抱的玩具——在“看见”背后,这两对父母的反应让她难以忘怀。

事实上,对这起事件的最简单描述大概是:“药家鑫开车撞倒张妙,下车后连刺6刀致其死亡”。怎么听都十恶不赦。然而,柴静却花了大量篇幅去倒叙药家鑫的成长过程——过分严苛的家庭教育让他的心理严重扭曲。听完这些故事,再去判断,也许会有另外一个结论——对药家鑫施以死刑没错,但他其实也是一个教育的受害者。

柴静在她进入央视十年后说:“十年已至,如他所说,不要因为走得太远,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。”

柴静在非典时说:“我摸着血管,这就是最原始的东西。活着就是活着。在所有的灾难中,这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。”

柴静说:“我们终将浑然难分,就像水溶于水中。”

评论 ( 3 )
热度 ( 9 )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秉筆直書_Riesling | Powered by LOFTER